中国人真的不喜欢“四”吗?(四大发明造纸术)
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,“四”这个数字不吉利。在选择电话号码、选择住房楼层、选择车牌号的时候,有些人会很忌讳地避开这个数字。有些人会说,“四”听上去像“死”,所以不吉利。其实这两个字发音区别还是很大,所谓的数字禁忌并没有科学根据,只是世俗生活形成的迷信思维。
相反,古人创造了好多含有“四”的成语和俗语:一年里有四时八节;老百姓都希望四海升平;做生意希望四通八达;走路要四平八稳;好男儿要有四方之志;中国经典古书是四书五经,读书人必修琴棋书画这文人四艺;书房里有文房四宝,街道里有三邻四舍;敬而无失,恭而有礼,做君子,则四海之内皆兄弟。
我们做总结的时候,也习惯于用“四大”开头:古有四大发明、四大战神(白起、韩信、岳飞、李靖)、四大名医(扁鹊、华佗、李时珍、张仲景)、四大书法体(楷草隶篆)、人生四大喜事(久旱逢甘雨、他乡遇故知、洞房花烛夜、金榜题名时)。喜欢修身养性的人经常接触的是四大君子花(梅兰竹菊)、四大名茶(西湖龙井、黄山毛峰、洞庭湖碧螺春、安溪铁观音)。民国历史上还有四大家族(蒋宋孔陈),中国文学史上有四大名著(《红楼梦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四游记》)。到了现代,演艺圈中也流行着四大天王、四大花旦、四大小生的说法。
所以,请放心使用数字“四”吧!
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,到底是哪四个发明吗?它们分别是造纸术、火药、指南针、印刷术,这些卓越的发明,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异乎寻常的推动力。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吧!
造纸术相传由东汉(25年到220年)宦官蔡伦发明。也有考古学者证明,当时已经有造纸术存在,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,大大提高了造纸的成功率,降低了造纸成本。当时传统使用的竹简是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,一简书太重,不便于携带。有钱人家使用帛书写字,可又有几家人买得起丝帛呢?所以那时候,文化知识传播的速度很慢,不仅大部分贫苦人家的孩子都不识字,有文化的人想随时读到新书获取新知识,也非易事。
蔡伦用了桑树的树皮、渔网混合物、旧亚麻布和麻纤维加水煮烂,搅拌成泥,然后用平板木筛捞起纸浆晒干,最后再加工做出了光滑坚韧的纸张。这样的纸非常轻便,成本不高,制作时间短,于是很快就取代了竹简和帛书,成为了文字的最主要载体。造纸术的发明使文明得以更快速地传播,促使了纸质书的出现。
造纸过程简图
到了今天,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文字载体,除了纸以外,还有更多形式,比如通过电视屏幕、网络、读书器,人们都能阅读文字,获得新知识。很多时候,我们看纸质书的频率,不像以前那么高了。不过,书香墨香那独有的魅力,还是其他现代媒体不能取代的。在阳光普照的午后,坐在阳台上,拿起一本书,静静地阅读,是不是也是一种享受呢?
今天的文化小讲堂就暂告一段落了,下次我们再分享更多的中华文化知识吧!小朋友们,爸爸妈妈们,你们还知道哪些“四大”呢?欢迎发送消息告诉我们哟!来“绚”学中文学文化,更多地了解这个多姿多彩的中国吧!